

Radha Kang
5 days ago2 min read
與身體和解
在本週的課後分享中,一位學員提到她因為長期的腰痛以及不明原因的平衡問題,導致現在連走路都變得困難,這對她的身心帶來極大的挫折與衝突。然而,透過這堂課程讓上下半身能夠一致地協調行動,這讓她重新感受到與自己身體的連結。她形容這種感覺就像身體在告訴她:「我一直都在。」這樣的體驗讓...
0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Jan 22 min read
從自我要求到自我賦權
增加區辨力及更明確的自我意象,是費登奎斯方法對人們帶來深刻影響的一種層面。在上週走路課程的最後一堂課中,有一位平時覺察很細緻的同學,在課後分享時表示某一個動作他一直無法做到幅度夠大,然而事實上就我客觀的觀察,在這個動作中他是當天所有學員中動作幅度做得最明確可見的。究竟是甚麼...
12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Jan 22 min read
覺察自我意象有感
上週新一期的動中覺察課程又開始了,這次的主題是「順流」,探索在動作中身體各部位可能在無意識的情況下,互相抗衡而產生的不必要費力。第一堂課程結束後,有幾位同學分享了一些生動有趣的自我意象,包括在動作中感覺自己像一條很長的魚,課程結束後感覺自己像一條攤平的魟魚,或是在行走中感覺...
7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Jan 22 min read
或許我們真的沒有那麼瞭解自己
我記得近七年前剛開始師資培訓的時候,有一堂課一開始是這樣的動作:在散盤的坐姿下,兩手掌分別放在前額與後腦杓,手指保持不彎曲(因此掌心不會貼合或包覆著頭),然後在胸腔安靜不動的狀態下,開始讓兩手帶著頭往左往右來回轉動,額頭與後腦會輪流在掌根與手指間滑動。這個動作的概念是胸腔保...
8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Jan 22 min read
淺談框架
「打破框架」是我們常聽到的語詞,意味著打破既有的限制和約束性。有趣的是「框架」的原意是提供支撐作用的結構。但甚麼時候原本該提供給我們支撐的結構,變成了我們的限制和束縛呢? 上週的動中覺察課程,我們藉由一系列的屈曲與滾動動作中,探索了身體用不同角度前屈動作的可能性。在課程結束...
4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Dec 28, 20242 min read
接納疼痛擁抱自己
疼痛是一種自然的本能反應,提醒我們遠離危險或避免傷害。當身體受到傷害或發生異常時,疼痛像是一個警報系統,告訴我們需要注意和處理。然而,當疼痛變成長期的慢性問題時,它不再只是身體的警告,反而可能帶來更多的困擾和壓力。許多人在長期的慢性疼痛中,會變得對疼痛過度敏感,甚至影響了對...
2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Jul 17, 20242 min read
【你專注的會擴大---關於專注這件事】
在吸引力法則裡有句話說 「你專注的會擴大what you focus on expands」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慣性的專注模式 會影響我們的人生 專注於正面的事物帶來正面的結果 專注於負面的事物就帶來負面的結果 而有一位很資深的美國費登奎斯老師也說過...
11 views
0 comments

Radha Kang
Jul 17, 20242 min read
【淺談慣性模式】
這周有兩位學生都剛好提問了關於慣性模式的問題,想說也來淺聊一下慣性模式,與大家分享。 第一位學員提到「老師,為什麼我們要改變原有的慣性模式?難道我們的慣性模式都是不好的嗎?」 答:所謂慣性模式,也可以說是習慣;當我們越頻繁使用的模式(不論是行動、思考或是情緒感受...
10 views
0 comments

Radha Kang
Jul 8, 20242 min read
【你的努力,會帶你往哪裡去?】
還記得當年在費登奎斯培訓之初的某堂課中 我的腦海中出現了「腹部像個盔甲」的意象 讓我領悟到原來多年來在職場中 因為要求自己凡事「做好做滿」 我好像身上披了一副隱形的盔甲 不讓自己去感覺身心的疲累,才能繼續努力 然而這也讓我的腹部變得僵硬而緊縮 做完課程的當下 ...
14 views
0 comments

Radha Kang
Jun 16, 20243 min read
和身體親密對話
記得當年我把我的網站命名為「和身體的親密對話」,因為對我來說,在練習費登奎斯的時候,我就像在和身體展開一場親密的對話。每一堂課程的每個動作,都讓我的身體有不同的感受,而透過覺察這些動作帶來的感受,我對自己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刻,和自己身體的連結也更緊密。 ...
8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May 26, 20243 min read
用覺察代替努力
費登奎斯博士在費解的顯然一書中說了這一段話:「生命中如果沒有選擇,就往往帶來焦慮及強迫性…..自由選擇意謂著至少有另一種方式的可能性。當我們被迫採用我們唯一知道的那種方式時,自由選擇是沒有意義的。自由選擇是在你擁有另一可行的行動模組的情況下,你可以選擇出那個你最想要的方式」...
21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Jan 21, 20243 min read
身與心
這一期探索髖關節的動中覺察課程,我做了一個新的嘗試,以較少的動作變化,帶大家花更多時間去更深入細緻地進行覺察,目的是希望能夠帶給大家對於身體的感覺有更多的發現,因而有更清晰的自我意象。 由於是新的嘗試,同時這次學員組成剛好是新舊生各佔一半,帶起來也更有挑戰性。這三周...
22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Dec 12, 20232 min read
允許自己 安住在當下
近日聽了一位費登奎斯老師/訓練師Sheryl Field很動人的短講,她分享了在做功能整合個案以及師資培訓那幾十年來的過程中,之所以對費登奎斯博士「矯正是不正確的To correct is incorrect」這句名言持續感到驚嘆的原因。...
23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Sep 17, 20231 min read
最適合自己的是甚麼?
最近朋友和我提到,她今年剛滿30歲的兒子說他人生座右銘是「事情不是做得最少,就是要做到最滿最好,沒有中間」。她說她很驚訝兒子有這樣的價值觀,同時也解釋了為何他在許多該做出選擇或行動時,他總是百般拖延而不去做,原來如果認為這件事自己恐怕沒辦法做到最好,他就會遲遲不踏出第一...
18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Sep 17, 20232 min read
更溫柔的對待自己
這期的肩背課程已經快到尾聲了,昨晚課後我們討論到動作的意圖不同,就會帶來不同的感覺和結果。例如在趴姿中以雙手以及下腹/恥骨的支持,幫忙胸腹離開地板,低頭看向腹部下方的地上---這個動作乍看之下,有點類似伏地挺身這種需要費力的核心鍛鍊,但當我們想像成自己是趴在柔軟白沙灘上看著...
21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Sep 17, 20231 min read
成為靜默的觀察者
「當下的力量」一書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曾說過:成為你思想和行為的那個靜默的觀察者(silent watcher),你是那心智喧囂之下的寧靜,你是那痛苦之下的愛與喜樂。 「靜默的觀察者」,這幾個字一直深深的刻印在我心中。寂靜,會讓我們在心中出現一個與外...
18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Sep 17, 20232 min read
新觀點與新的可能性
上週五是這期肩背課程的第二堂,這堂課在探索我們頭頸與軀幹的關係,大部分的動作是以趴姿抬頭來進行探索。課程結束的分享中,有一位學員提到過程中他的胸腔感覺是沉重的,而結束後呼吸的感覺卻像是解放了一樣,比較順暢。這讓我聯想到在過去費登奎斯的學習中,有一個讓我眼界大開的部分,也和上...
5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Sep 17, 20232 min read
再談動作與人生
費登奎斯說「動作就是生命,生命是一個歷程,提升了這個歷程的品質,你就提升了生命的品質」。如果在我開始學習費登奎斯之前,有人告訴我動作與生命/人生是有密切關聯的,我肯定無法理解;在參加師訓的那四年內,我開始發覺自己和同學們的改變,而直到我開始教學,練習在生活中體現費登奎斯方法...
2 views
0 comments

Radha Kang
Sep 17, 20231 min read
注意自己微小的進步
今天四小時的工作坊於傍晚順利結束,很感動有半數學員皆從台中、新竹和桃園等外縣市遠道而來,光是台中就來了三位。幾乎全員都是第一次接觸費登奎斯課程,謝謝你們對費登奎斯方法的好奇心,也很感恩能有這個機會帶大家初次體驗費登奎斯!...
7 views
0 comments


Radha Kang
Jun 4, 20232 min read
「老師,我這種感覺是對的嗎?」
這些年來在課後分享時,曾有幾位新生提過這樣的疑惑:「我不知道我這種感覺是對的嗎?」,每次聽到都讓我覺得既感慨又心疼。甚麼時候我們開始連自己的內在感覺,都覺得需要尋求外在權威來協助判定正確與否。 最近一位新同學課後表示她一直抓不到感覺,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。我當下有點驚訝...
21 views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