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身體這本辭典,你翻閱了幾頁?



我們的身體就像一本豐富的辭典,內含無數關於感受的詞彙,每一種感覺都是身體在與我們對話。然而,在現代快速、高壓的生活節奏中,我們逐漸失去了與這本辭典的連結。就像總是翻閱某幾頁的辭典,我們熟悉的往往只有「疼痛」、「緊」、「痠」、「麻」、「累」這些不適的詞彙。

長期下來,這些代表不適的感覺不僅變得更容易被我們察覺,也使我們忽略了身體其他多元的感受,讓我們與身體的連結與自己產生距離。

我開始注意到這個現象,是在剛開始教費登奎斯課程的那幾年。有些學員在上完一堂課後會說「比較舒服」或「變輕鬆了」,但當我進一步邀請他們觀察是哪裡變得輕鬆?或發生了什麼改變?他們的回答往往模糊,或只能透過「過去的不舒服」來比較現在的感覺,例如:「原本肩膀很緊,現在不緊了」、「以前走路腳會痛,現在不會了」。

這種狀況很常見。不只是長期受到慢性疼痛困擾的人,還包括那些把身體感受關閉起來的高敏感者,或是用腦過度而與身體脫節的上班族。在每一期的新學員身上,我幾乎都會看到這種現象。

費登奎斯方法透過緩慢、輕柔、有意識的動作,引導我們回到當下身體的經驗,就像重新學習如何閱讀身體這本辭典。這些覺察練習持續進行時,大腦會建立起更多新的感覺詞彙與連結。學員們經常以創造性的語言來形容感受,讓我驚艷不已:

• 「整個身體像A4紙張攤平在地上,很放鬆。」

• 「走路時感覺整條腿從坐骨到腳掌有輕盈的連結。」

• 「身體軟綿綿的,連骨頭都是。」

• 「腳掌像蓬鬆的麵包,走路變得很輕盈。」

• 「五根腳趾頭特別寬大、厚實又平穩。」

• 「左腳有一種往下紮實的力量,踏實極了。」

• 「尾椎輕輕一動,胸腰椎自然畫出漂亮的線條,有種像跳舞的動感。」

這些豐富又細緻的感覺描述,正是神經可塑性的展現。當我們以新的方式感知與移動時,大腦會建立新的神經連結,突破過往的慣性模式,開啟更自由、自主、支持性的身體使用方式。

當我們願意慢慢翻閱這本身體的辭典的每一頁,就會發現:身體不只是疼痛與限制的來源,也能成為安穩、支持、甚至創造的源頭。我們不再只在不舒服時才注意到身體,而能在日常中感受到身體所帶來的存在感與滋養。

這樣的連結,不只豐富了我們對身體的理解,也讓我們學會以更溫柔、更深刻的方式與自己同在。身體,終將成為通往自我覺察與身心整合的重要入口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profile

About Me

從心理領域的求知、靈性層面的追尋,回到身體面向的探索。在費登奎斯方法--這個身心學的方法中,時刻靜心,很自然的每一刻都和自己的身體在一起,我體認到「Live life to the fullest」並不是在於功名成就,而是在於每時每刻間,因為生命就在我們身體的每個呼吸和每個覺受中。

​請留下您的電子郵件以以接收新文章

謝謝您的訂閱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