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敏感人的天賦
- Radha Kang
- May 12
- 2 min read

前陣子來了一位長期受到暈眩症困擾的新學員。她首次來參加動中覺察的團體課時,課程剛開始進行身體掃描練習,短短的五分鐘,她就因為強烈的暈眩感而不得不中途離場,甚至嘔吐。
後來發現這樣的反應,也與她高敏感的體質相關。高敏感人對聲音、光線、氣味與環境變化的感知力遠高於一般人,外在環境的刺激常常不是只是「干擾」,而是會直接引發過激進而造成身體不適的反應。這種身體的不適經驗往往使得高敏感人對環境變得高度警戒,進而產生對未來刺激的預期性害怕。然而,這份「害怕不舒服」本身,反而會讓身體更緊繃、神經更敏感,使得不適感更惡化。這形成一種惡性的循環。因此,學習如何把專注力放在對自己有幫助的地方,對高敏感人來說,是一門重要且必須的功課。這不只是減少外界影響,更是學會與自己的敏感和平共處。
身為高敏感人的我,從多年來學習費登奎斯的過程中,學習到調控自己的專注力,也讓我更能享受高敏感人能夠與身體連結的天賦。
費登奎斯課程的核心,不在於追求某種動作的「標準答案」,而是透過溫和、緩慢、變化多端的動作探索,引導學員把注意力回到當下的身體經驗。對高敏感人而言,這樣的學習方式尤其重要。因為我們習慣於時時警覺外在環境,神經系統長期處於過度喚醒狀態,而費登奎斯的引導方式,讓我們能夠輕鬆自在的學習把焦點放在中立客觀的觀察「在動作的當下,身體的感受」。
在費登奎斯課程中,老師提供輕鬆自在的學習環境,透過提問來引導學員的注意力,例如「呼吸時妳胸腔和腹腔起伏的感覺有何不同」、「當你輪流向左右轉頭時,兩邊的感覺有何不同?」這類的引導語,提供專注力注意的方向,有助於打破上述高敏感人高度覺察力帶來的惡性循環。當我們開始發現自己不再不斷地注意到來自環境的過度刺激時,我們就有餘裕可以選擇專注在舒適、穩定或支持感的部分,甚至建立起對自身感官訊號的新理解與信任。
費登奎斯課程不是一種肢體的動作訓練課程,更是溫柔而深刻的自我調節練習,幫助高敏感人改變長期以來與身體矛盾的關係,而能形成一種與自己的身體共處與合作的方式。這種轉變,對於身心都極其敏感的人而言,是一種深層的療癒。就像這位學員,經過十堂個別課程,在今天課程結束後,她告訴我:「我今天終於能感受到我高敏感的天賦了」。
看著這位學員在這段歷程中慢慢從經常擔心暈眩再度發生,到學習與自己的敏感共處,甚至看見自己的力量,我深受啟發。對高敏感的人來說,這樣的學習旅程也許比一般人更加崎嶇,但也因此更加珍貴。每一次的微小進步,都是我們向內走的一步,是向自己溫柔靠近的一步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