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身體和解
- Radha Kang
- Mar 16
- 2 min read

在本週的課後分享中,一位學員提到她因為長期的腰痛以及不明原因的平衡問題,導致現在連走路都變得困難,這對她的身心帶來極大的挫折與衝突。然而,透過這堂課程讓上下半身能夠一致地協調行動,這讓她重新感受到與自己身體的連結。她形容這種感覺就像身體在告訴她:「我一直都在。」這樣的體驗讓她重新找回對身體的信心,也對她的內心產生了一種深刻的影響。
這讓我想到上週有一位患有暈眩症的新生。她長期受到不明原因的暈眩影響,甚至經常因為暈眩而嘔吐,這對她的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。一直以來,她努力嘗試各種肢體鍛鍊課程,希望讓自己的身體能夠適應日常活動,但始終無法改善她的症狀。
一開始她是在朋友的介紹下,來參加我的動中覺察團體課程。然而,在第一堂課剛開始進行身體掃描的前五分鐘,她便因暈眩而嘔吐了好幾次。因此,我們決定改為一對一的動中覺察課程。我為她安排了一堂動作極少的椅子課程。在過程中,我很專注在觀察她的動作與表情,發現她對感受特別敏感,尤其是對不舒服的感覺。這種現象在慢性疼痛或不適的個案身上特別常見,彷彿進入了一種惡性循環——對不舒服的感受越敏銳,就越容易覺察到更多的不適。
有別於一般動中覺察課程的進行模式,我開始在察覺到她一出現了些微異狀時,便請她暫停動作並描述她的感受。就在這樣的過程下,她漸漸發現到自己的暈眩其實有固定的進展模式:先是全身發熱,接著瞬間變冷並感到暈眩而想吐。於是我請她進一步去觀察,在她身體變冷的那一瞬間發生了什麼事。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與覺察,她發現,原來每當她心中浮現「我要趕快解決我的身體問題」的念頭時,身體便會瞬間變冷,接著暈眩並開始想吐。
因此我與她分享了費登奎斯博士親身體驗到:「想要改善的意圖,往往會讓我們離預期的結果更遠」的故事。她感動地表示,她一直以來都覺得身體是她的負擔,也不斷努力想要「解決」這個問題。然而,今天她發現自己這種抗拒的心態,反而讓身體變得更緊繃,進而導致暈眩與嘔吐。最後她放下抗拒與努力,我們上完了60分鐘的課程,她很激動又驚喜於她竟然完全沒有暈眩或嘔吐。
我們的心智頭腦會帶我們在過去和未來中不斷遊走,然而身體永遠都活在當下。我們需要放下心智頭腦的制約,與身體和解,才能發現身體真的一直都在;我們願意放下對身體的苛求,去覺察並傾聽它的需求時,大腦反而更能夠幫助身體改善。
身體無時無刻不在與我們對話,我們所需要的,或許不是更多心智的控制,而是更多的理解與信任,讓身體與心智一起前行,重新找回內在的穩定與自由。
Comentarios